据我国药典记载,梅花鹿和马鹿茸均可入药。鹿茸作为医疗保健品,具有生精补髓、养血益阳、强筋健骨之功效,它是人体溢补强壮的上乘佳品,价格比一般的滋补类药要昂贵得多。
因此,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、服食条件、工作环境及平素习惯等,选择既方便又实惠,且疗效又好的方法。如外出旅行,常口含嚼片,能消除疲劳,令人精神倍增。喜爱饮酒的可选制药酒;爱好饮茶的,制作药茶;素无嗜好的可以制作鹿茸药腊。
下面介绍进补鹿茸的几种方法。
1、泡制药茶。
药茶疗法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。茶在我国古代即是作为一种治病的饮品,这种方法具有制作简单方便、吸收较快的优点。
因为商品鹿茸本身就是薄片状、所以能直接泡茶饮用、最后嚼食吞下。作为保健药茶饮用,单味约服食鹿茸以0.3~0.5克为好,可采用隔日饮用法、不必每日都服。
坚持数月,必有助益。也可与其他具有甜味的滋补药物,如用桑椹子、桂圆等配伍成方为椹圆茶,同时泡沏饮用效果更佳。作为治疗疾病使用茶疗、鹿茸的剂量可以适当增大些,或者根据医嘱用量。
2、含化嚼食。
这种含化嚼食的方法,古往今来,备受青睐,因为含化不受场所、条件、环境的限制。
具体做法是:将鹿茸片装入干净瓶中,随用随取,每次以一二片合于舌下,借助唾液的湿润将其泡透,进而吞咽津液,以求药效。初含微苫,继之甘甜,直至药味淡薄以后,再将它嚼碎吞下。鹿茸采用嚼食法服用,更为适宜。
3、煎煮药粥。
粥是我国劳动人民一种独特的传统饮食,具有较好的营养作用。药粥就是用适量的中药和适量的大米,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和调料煮成的具有食疗作用的粥。
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,以人参、鹿茸为主,配合其他滋补性药物,与大米配伍,再加入适当的调料,同煮为粥,进补服食,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食疗方法。
人参、鹿茸药粥,通常有两种做法:一种是将参、茸的薄片直接和粳米加水煎煮,熬粥食用,最后将参、茸的残渣调食吞服。另一种是将人参或鹿茸加工成粉剂,在清晨或晚上食粥时,调入少许粉末搅和均匀后即可食用。每1克鹿茸粉作保健药粥时,可分成2~3次服完。
4、浸泡药酒。
药酒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,因为它便于保存,故深受人们欢迎。药酒是采用50~70度的白酒作溶剂,浸泡药物而成。内服药酒多加糖或蜂蜜调味。
古代医家对酒剂十分维祟,原因在于酒本身就是一味药,可以治病。它有通血脉、养脾气、厚肠胃、调皮肤、去寒气、行药势等功效而且酒还是良好的溶剂。
自己制作药酒采用冶浸法较为适宜。具体做法是将鹿茸或含有其他药物的复方,放入瓶中,加入500~1000毫升白酒,密闭贮存,每隔二三天晃动一下酒瓶,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析出,一般要浸泡半个月才能饮用。
根据平时酒量的大小,每次饮用10~50毫升不等。酒量不大的,还可以将少量药酒对加倍量的白开水,稀释后饮用。待浸泡的药酒饮完以后,还可以继续添加白酒1000毫升左右,再进行浸泡饮用,直至药物无味为止。
饮用药酒要 注意,凡是平时有肝、肾损害疾病者或胃炎及消化性馈疡的患者,均不宜选用药酒的剂型进补。
5、散剂吞服。
将鹿茸直接烘干,加工成粉末状,或到药店购买现成的鹿茸粉,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空心胶囊中,置于密闭容器里,放在阴凉通风处。每次1~2粒,以白开水送服。也可以直接将粉剂放在口中,用其他药液、粥饮或温开水冲服。
6、药膳调食。
药食同源,药物和食物是分不开的。药膳就是用药物和食品相配合,通过烹调,加工成具有防病治病、保健益寿作用的美味可口食品。
药膳菜,符合食药相互搭配,取药之性,用食之味,食借药力,药助食威,二者相辅相成,从而达到食养与食疗的最佳效果。药膳调食,这种古人所倡导、为干家万户所采用的食疗方法,绵延几千年而沿袭至今。
鹿茸食用的方法非常多,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服用。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,缓缓增加,不宜骤用大量,以免阳升风动,头晕目赤,或助火动血,而致鼻衄。凡阴虚阳亢,血分有热,胃火盛或肺有痰热,以及外感热病者,均应忌服。